甭管你是老球迷还是新观众,最近肯定发现个怪事儿——想看英超直播,在央视五套压根找不着影!从早年的"英超之夜"到如今销声匿迹,这里头的水可比足球场的草皮还深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,把央视不播英超的底层逻辑给唠明白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2023年英超国内版权费已经涨到3年7亿美元的天价!这相当于每天要烧掉64万人民币,够在二线城市买套房了。记得2010年那会儿,央视每年只要掏1600万就能转播,现在这价格直接翻了30倍不止。
央视体育频道负责人去年接受采访时倒过苦水:"我们得考虑投入产出比,总不能为个英超让整个频道喝西北风吧?"确实,现在广告收入受短视频冲击严重,花大价钱买版权很可能亏得底朝天。反观腾讯、咪咕这些互联网平台,人家靠会员付费就能回本,这买卖自然做得起劲。
现在看球早不是守着电视机的时代了。90后、00后这批主力观众,更习惯在手机、平板上随时看直播。数据显示,2022年英超移动端观赛比例突破75%,这个趋势直接把传统电视台架在火上烤。
举个活生生的例子:2021年英超版权争夺战,咪咕直接砸钱签下詹俊+张路这对"黄金搭档",还搞出4K超清+多机位黑科技。反观央视,解说阵容青黄不接,转播技术也停留在1080P。这就像别人开着超跑,你还在蹬三轮,观众用脚投票再正常不过。
仔细琢磨会发现,央视这两年明显在收缩国际赛事版图。冬奥会、杭州亚运会这些国家级的赛事才是他们的主战场,毕竟这类转播既能完成政治任务,又能赚足收视率。
内部人士透露,央视体育现在奉行"三优先"原则:优先本土赛事、优先独家资源、优先低成本项目。像中超、CBA、乒乓球这些自家联赛,既不用天价版权费,又能带动地方体育产业发展,何乐而不为?
说到底,英超转播权这事儿就像场豪门盛宴,央视现在更愿意做个精明的旁观者。等哪天版权泡沫挤干净了,说不定咱们又能在电视上看红蓝大战。不过眼下嘛,想看曼城大战阿森纳的伙计们,还是老老实实充个会员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