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老铁发现央视体育频道突然不转播英超了,朋友圈里一片哀嚎:"熬夜看球连口热汤都喝不上了?"这事儿说来话长,背后藏着体育版权的江湖恩怨和商业博弈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英超转播权这事儿到底藏着什么弯弯绕绕。
要说央视和英超的关系,那真是像极了爱情长跑。从2002年开始合作,中间分分合合闹过好几次别扭。记得2010年那会儿,英超突然转投新英体育怀抱,害得央视足足晾了球迷三年。这次突然停播啊,业内人士透露可能又是版权费谈崩了——听说英超联盟狮子大开口,把中国大陆地区转播权价格抬到了7年16亿美元的天价!
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。上赛季末央视解说员就常把"且看且珍惜"挂在嘴边,当时就有球迷嗅到不对劲。要说现在这版权市场,真是水涨船高。英超联盟拿着中国市场的收视数据当筹码,把转播权拆得跟俄罗斯套娃似的,新媒体、地方台、全国平台各分一杯羹。
现在想看英超直播,咱们手里可不止央视这张牌。仔细数数:咪咕视频手握移动端独家、爱奇艺体育包了PC端、腾讯体育时不时搞个单场付费,就连广东体育这些地方台也分到些残羹冷炙。不过要说最狠的,还是那些海外流媒体平台,挂个VPN就能看原汁原味的英文解说。
不过这些新渠道可都是要掏银子的!就拿咪咕来说,英超通季票要268块,比去年涨了快三成。有球迷吐槽:"以前在央视白嫖惯了,现在看个球还得精打细算。"这话虽糙但理不糙,毕竟不是谁都能接受每个月多出几十块的"观赛税"。
这两天各大足球论坛突然冒出好多"技术贴",手把手教人怎么找免费直播源。什么XX体育、XX直播的链接满天飞,点进去不是卡成PPT,就是满屏澳门赌场广告。懂行的老球迷都知道,这些野路子看着美,实则危机四伏——轻则中毒丢账号,重则被网警报诈骗。
有球迷现身说法:"上周用了个盗链网站,结果第二天支付宝就被盗刷了2000块!"所以说啊,看球这事儿还真不能贪小便宜。与其提心吊胆找盗播,不如正经八百买个会员,权当给支持的球队众筹转会费了。
要说这波停播最大的受益者,还得数各地的球迷酒吧。北京工体西路、上海永康路这些地方,最近每到比赛日就人满为患。38块一杯的啤酒套餐卖得飞起,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:"以前大家在家看央视,现在都跑来凑热闹,营业额翻了三倍不止!"
这种线下观赛的氛围确实带劲。想象一下:几百号人一起为进球欢呼,跟陌生人碰杯庆祝,可比在家孤零零看手机强多了。不过也有球迷担心:"这么搞下去,看球成本从电费变成酒钱,英超没看成先把自己喝破产了。"
说到底,央视这波停播算是给中国球迷上了生动一课:在资本主导的体育市场,情怀终究敌不过真金白银。咱们普通球迷能做的,要么适应新的观赛规则,要么开发点新爱好——比如...改看中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