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啊,朋友圈里不少老铁都在吐槽:"现在看个NBA直播咋还要充会员了?"这事儿确实让很多习惯了免费看球的兄弟伙直拍大腿。其实从去年开始,腾讯体育、咪咕视频这些平台就逐步收紧免费场次,本赛季更是把热门比赛全都塞进付费区。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,顺便给大伙支几招!
先说个大实话,NBA在中国市场的转播权价格,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2002年新浪30万美元就能买断全年转播,到2015年腾讯直接甩出5年5亿美金的"钞能力",去年续约价更是飙到15亿美元。这钱啊,最后都得从咱们球迷口袋里掏。
平台也不是冤大头,人家搞会员分级套路深得很。普通会员一个月25块只能看720P,想要1080P高清还得加钱;要是碰上圣诞大战、全明星周末这种大戏,还得单独买"观赛券"。有网友算过账,完整追完一个赛季,少说也得花500多块,抵得上小半个月的油钱!
根据易观数据,今年NBA直播的18-25岁观众少了将近四成。这帮年轻人可精着呢,转头就扎进抖音、B站看比赛集锦。有大学生跟咱吐槽:"反正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才要钱,我看个比分推送不香吗?"
不过话说回来,付费观赛也有好处。以前免费直播动不动就卡成PPT,现在付费通道的清晰度和流畅度确实没得挑。而且平台也搞了些增值服务,比如多机位视角、球星专属镜头这些花活儿。但问题是,这些玩意儿对真球迷来说,可能还不如解说别瞎扯淡来得实在...
先声明啊,咱可不鼓励盗版!不过有些合法渠道还是能用用的。比方说中国移动用户每月领个咪咕会员,联通用户薅腾讯体育的羊毛。再或者,攒几个兄弟拼车买家庭会员,摊下来每人每月也就两杯奶茶钱。
要是实在不想花钱,记得每周二腾讯有免费福利场。还有个冷知识——其实地方体育台像广东体育、上海五星体育,偶尔也会转播焦点战。不过这些台的解说嘛...懂的都懂,有时候方言解说比比赛本身还有笑点。
NBA总裁肖华早就放话了:"中国市场的付费转化率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。"这话翻译过来就是——收费这事还没完!据内部消息,下赛季可能连赛后集锦都要开会员才能看高清版。
要我说啊,咱们普通球迷也得学学做减法。没必要场场都追,重点关注自己喜欢的球队,或者等季后赛再开会员。就像吃自助餐,别想着每道菜都尝,盯准硬菜往饱了整才是正经!
说到底,体育内容付费是大势所趋。但平台要是光想着割韭菜,不好好打磨直播质量,迟早要被球迷用脚投票。各位老铁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看球姿势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