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爱奇艺体育频道突然没了英超直播,连赛事回放都少得可怜。这事儿搞得大家一头雾水——毕竟之前西甲、欧冠播得好好的,怎么到英超这儿就哑火了呢?咱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,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先说最直接的原因:英超转播权价格已经涨到丧心病狂的程度。2023年英超国内独家转播权叫价超过5亿美元,比三年前翻了快一倍。您可能不知道,这个数字够爱奇艺做三季《中国说唱巅峰对决》还有剩。
更扎心的是,英超联盟把转播权拆得稀碎。直播权、点播权、短视频权益分开卖,光是直播权就要单独3.8亿美元。爱奇艺这边算过账,就算会员涨价到每月50块,也得新增800万付费用户才能回本,这难度堪比国足进世界杯。
而且现在体育流媒体都在收缩战线,隔壁腾讯体育连NBA都开始搞联合直播了。说白了,英超这买卖已经成了"赔本赚吆喝"的典型,平台也得考虑怎么活下去啊。
第二个坑藏在用户增长里。现在体育流媒体的新增用户,就跟北京摇号中签率似的——看着热闹实际惨淡。英超主要观众是25-40岁男性,这个群体该开的会员早开完了,平台想再挖新用户?难!
广告主那边也精着呢,英超比赛中场休息就15分钟,刨去战术分析环节,真正能塞广告的时间不到8分钟。对比综艺节目里见缝插针的广告植入,体育赛事这广告效率实在太低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英超直播的广告收益率比自制剧低40%左右。
更绝的是,现在年轻人看球习惯都变了。刷着抖音看进球集锦,蹲守B站看二创解说,真正守着90分钟直播的"铁杆球迷",十个里找不出三个。你说这买卖还怎么做?
最后这层原因很多人体会不到。今年广电总局出了新规,要求体育赛事版权采购必须"量力而行",明摆着要整治天价版权乱象。爱奇艺这波操作,多少有点响应政策的味道。
再说行业内部,抖音、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都开始抢赛事版权了。他们能靠流量补贴成本,但长视频平台玩不起这套。最近爱奇艺明显在往自制剧和综艺发力,《狂飙》《乐队的夏天》这些爆款不比体育赛事香?
还有个冷知识:现在英超凌晨场的收视率,还不如爱奇艺自制剧的午间回放量。平台大数据显示,用户点开英超直播的平均观看时长只有32分钟,但看《莲花楼》这类剧集能一口气刷完4集。换你是老板,这钱往哪儿投?
说到底,爱奇艺不播英超这事儿,是商业逻辑、用户习惯、政策环境三方角力的结果。不过球迷也别太灰心,等哪天英超版权价格回到正常区间,或者出现新的合作模式,说不定咱们熟悉的"蓝光画质"就又回来了。在这之前,且看且珍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