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超球迷最近发现央视五套突然没了比赛转播,连詹俊张路的解说都消失了。这事儿闹得大伙儿在贴吧、虎扑刷屏讨论,有人说"央视这是被资本挤走了",也有人猜测"英超要价太黑心"。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场价值20亿的版权暗战,看看球迷们还能在哪看球。
要说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,当时英超把2022-2025赛季中国大陆版权打包卖给新英体育,作价7.21亿美元。注意啊这是"批发价",等转手卖给央视这些"零售商"时,单赛季价格直接飙到1.1亿美元。对比下,西甲德甲在央视的转播费还不到英超零头。
央视体育频道负责人去年接受采访时倒过苦水:"英超开价相当于我们全年海外版权预算的70%"。您想啊,要是真掏了这个钱,其他赛事转播全得歇菜。更关键的是,英超把重点赛事都分给咪咕、爱奇艺这些网络平台,留给央视的基本是凌晨场的"鸡肋比赛"。
现在想看英超的弟兄们得做好三手准备:要么每月花30块开咪咕会员,要么买爱奇艺体育的英超通(268块/赛季),再或者...咳咳,翻墙找海外源。不过得提醒大伙儿,那些免费直播网站八成带挖矿脚本,手机看半小时电量和流量都得报警。
要说最难受的还是老球迷群体。我认识个北京大爷,从1992年英超成立就在央视看球,现在愣是被逼着学用投屏功能。他在球迷论坛发的帖子特扎心:"以前开电视就能看,现在整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,还要记各种平台的会员到期日。"
英超联盟这波操作可不傻,他们财报显示中国区收入已占海外市场的18%。网络平台能提供精准的用户画像,比如爱奇艺能统计你看了多少场曼城比赛,咪咕能知道你在哪些进球瞬间发了弹幕。这些数据对广告商来说可比电视收视率金贵多了。
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透露,英超可能要玩脱了。某体育营销公司总监跟我说:"他们低估了央视的放大器效应,现在年轻球迷确实都在网络平台,但**失去免费观看渠道会导致新球迷增长断层**。您想啊,哪个小孩会主动找付费直播看球?"
首先得看2025年版权重新招标时,英超会不会调整策略。要是他们肯拆分版权包,把部分焦点战低价卖给央视赚曝光度,这事儿还有转机。其次,总局正在推进的"广播电视法"可能要求重点赛事保留免费观看渠道,不过具体落实还早着呢。
还有个野路子——中国资本收购英超球队。像狼队背后的复星集团,要真能牵线搭桥搞点资源置换,说不定能给央视争取些特殊权益。不过这些豪门球队动辄几十亿英镑的估值,估计够呛。
说到底,这场版权博弈没有绝对的对错。球迷们得适应从"免费午餐"到"知识付费"的转变,毕竟英超球员周薪30万英镑的钱,总得有人买单不是?就是苦了那些既要熬夜看球,又要精打细算各种会员费的铁杆粉丝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