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发现,腾讯体育的NBA直播场次明显减少,热门比赛甚至需要付费观看。这波操作直接让"白嫖党"炸锅,连会员用户都抱怨"钱花得亏"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从版权成本暴涨到商业策略调整,彻底扒开这背后的门道。
腾讯在2019年用15亿美元天价拿下NBA五年转播权,平均每年要烧掉21亿人民币。这数字啥概念?比2015年签约价足足翻了3倍!但用户付费意愿呢?数据显示,2022年腾讯体育会员数卡在500万大关,算上广告收入都填不平版权窟窿。
更扎心的是,咪咕、快手这些新玩家入场后,NBA把版权拆得七零八碎。现在想看全赛季比赛,得同时买两三个平台会员。老铁们摸着良心说,谁愿意为看个球月月掏百八十块?
别看腾讯体育坐拥6亿用户,真正愿意付费的不到1%。现在连免费场次都开始插播理财广告,解说席还时不时冒出带货链接。有球迷吐槽:"现在看球像逛菜市场,暂停时间比比赛还闹心!"
平台也在试水新玩法,比如单场付费、球队通票。但效果嘛...勇士打凯尔特人的焦点战,9.9元单场观看量才20万+。对比隔壁电竞直播动辄百万的人气,NBA这波属实有点尴尬。
现在年轻人看球习惯大变样,刷个集锦比看全场更带劲。抖音NBA官方账号粉丝破千万,单条十佳球视频轻松破百万点赞。腾讯自家做的《有球必应》谈话节目,播放量还赶不上网红解说的直播切片。
平台内部人士透露,今年要把30%的直播资源转向二创内容和互动直播。简单说就是少播几场完整比赛,多搞点球星连线、战术解析这些轻量内容。毕竟做长视频烧钱,做短视频既能蹭流量还能带货,这账谁都会算。
说到底,NBA直播缩水这事就像照妖镜,照出了体育版权的泡沫,也照出了内容消费的变迁。球迷们且看且珍惜吧,说不定哪天想看付费直播都成奢望了。至于平台,如何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间找平衡,这场加时赛还长着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