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2018赛季的NBA全美直播安排堪称商业价值与竞技实力的双重较量。本文将通过直播场次排名,揭秘勇士、骑士等豪强的流量密码,分析湖人时隔五年重返直播顶流的逆袭逻辑,并解读火箭、雷霆等球队的意外表现。
说到全美直播场次,这可是球队影响力的硬指标!转播方ABC、ESPN和TNT每年砸下26亿美金,自然要把黄金时段留给最能吸睛的球队。1718赛季,联盟安排了**超过1300场常规赛直播**,但其中只有约20%能登上全美舞台——可以说,能挤进这个名单的,都是实打实的「顶流」。
这里有个冷知识:全美直播的场次分配,不仅要看球队战绩,还得考虑球星号召力、市场体量甚至恩怨故事线。比如当时的勇士,刚拿下73胜的历史纪录,又有杜兰特加盟的超级话题,活脱脱的「流量扛把子」。
勇士当季以**43场全美直播**毫无悬念登顶,比第二名的骑士足足多出7场!库里+杜兰特的王炸组合,配上格林和克莱的冠军班底,简直就是收视保障。还记得那年圣诞大战打骑士吗?全球1.08亿人观看的数据,至今还是NBA历史前三。
骑士虽然只拿到36场,但詹姆斯自带「行走的收视率」属性。不过话说回来,那年骑士更衣室动荡,交易截止日前的阵容大换血,可能让转播方捏了把汗。有趣的是,赛季末段骑士的直播收视率反而逆势上涨——看来观众都爱看跌宕起伏的剧情啊!
要说最让人意外的,必须是湖人从垫底鱼腩冲到**全联盟第四的27场直播**!要知道前个赛季他们才12场直播,这波涨幅堪称坐火箭。联盟这操作明摆着押宝「后科比时代」的复兴——虽然湖人当季35胜的战绩平平,但球哥、英格拉姆这些新星+魔术师回归管理层的噱头,硬是让转播商赌对了。
特别是圣诞大战安排湖人vs快船的洛城德比,收视率直接碾压其他场次。有媒体调侃:「洛杉矶的晚霞都是流量,何况是斯台普斯的镁光灯呢?」
火箭靠着哈登单核带队杀出65胜,却只拿到25场直播位列第六。这里有个行业潜规则:小球市球队就算战绩彪悍,曝光量也可能打折。反观雷霆组出威少+乔治+安东尼的三巨头,直播场次直接翻倍到29场。不过事实证明转播方看走眼了——雷霆三巨头磨合得稀碎,而火箭的魔球打法倒是掀起战术革命。
最惨的当属马刺,堂堂西部第三只有20场直播。看来「老牌劲旅」的人设,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确实吃亏。波波维奇老爷子要是知道这数据,估计又要怼记者:「我们打的是篮球,又不是真人秀!」
这个赛季的直播分配,深刻影响了后来NBA的商业策略。勇士骑士连续四年总决赛对决的审美疲劳,促使联盟开始力捧新星;湖人直播量的飙升,则验证了「豪门底蕴」的持久价值。有趣的是,当季直播量垫底的黄蜂(7场)和篮网(5场),后来都通过选秀或引援实现逆袭——所以说啊,NBA的聚光灯,永远在寻找下一个爆点。
最后抛个问题:如果让你决定直播场次,你会更看重球队战绩,还是商业潜力?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