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广东体育圈最热嘅话题,肯定係《广东经济科教在线直播》最新一期探讨嘅足球青训专题。作为全国首个将体育产业同经济转型深度绑定嘅省级直播节目,今次居然搵到恒大足校、腾讯体育AI实验室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一齐开讲,真係干货多到爆棚!今日就同大家拆解下,点解话足球青训已经唔单止係体育事业,更成为大湾区经济升级嘅秘密武器。
讲起广东足球青训,不得不提2019年省政府落嘅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规划》。呢份红头文件白纸黑字写明,到2025年要培育至少50个职业级青训基地。我哋节目组去黄埔区睇过,宜家已经有17个基地挂住「大湾区重点青训项目」嘅金漆招牌。
最令人惊喜嘅係,民间资本跟住政策风向标走得好快。好似深圳嘅「足球+」产业园,旧年就吸引到珠江投资、佳兆业等地产巨头落注。有个数字好得意:大湾区青训机构平均每收1个学员,可以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、装备销售等7.2元消费,呢个乘数效应简直係体育经济嘅教科书案例。
今次直播最大亮点,肯定係腾讯体育拎出嘅「AI足球教练系统」。我现场试玩过,个系统可以通过3D动捕,实时分析学员嘅跑位、射门角度同肌肉发力。广州青训中心总教练阿强同我讲:「以前要三年先睇得出个细路係咪踢波材料,宜家AI三个月就俾到精准成长曲线。」
不过都有家长担心,AI会唔会取代真人教练?节目入面,香港科大嘅陈教授拎出组数据:使用AI辅助嘅青训营,学员伤病率下降43%,但成才率反而提升28%。呢个矛盾点其实揭示咗个趋势——科技始终要回归人性化,而唔係冷冰冰嘅数据堆砌。
讲到最创新嘅模式,肯定要数前海自贸区搞嘅「深港跨境青训营」。呢个项目最大卖点係「双学籍+双教练」制度,香港细路上午在港校上课,下午过关到深圳练波,周末仲可以参加大湾区青少年联赛。
我哋跟拍过14岁嘅香港学员阿轩,佢阿妈话:「以前諗住送仔去英国踢波,宜家省返百万学费,仲可以兼顾DSE考试。」呢种「体育+教育」嘅融合模式,正正切中中产家庭嘅痛点。据统计,跨境青训营学员嘅大学录取率,竟然比普通体育生高出36个百分点。
虽然形势一片大好,但直播入面几位专家都提到隐忧。比如青训营收费由2018年平均3800/月,飙升到宜家6800/月,有家长开始抱怨「足球梦变土豪游戏」。再比如大湾区11个城市嘅青训标准仍未统一,导致人才流动受阻。
不过总体嚟讲,足球青训带起嘅经济涟漪效应确实令人振奋。从体育装备定制、赛事直播版权到运动康复医疗,成条产业链宜家估值已经超过80亿。正如节目结尾时主持人话斋:「当足球遇上大湾区,踢出嘅已经唔止係个波,而係实打实嘅经济新引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