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球迷都在问:"央视咋连英超都不播了?"作为国内体育迷最关注的足球联赛之一,英超转播权从央视消失的背后,藏着价值数十亿的版权争夺战、新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,以及传统电视台的转型困局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盘大棋到底是怎么下的。
咱先看组吓人的数据:2016年新英体育买断英超版权时花了**10亿**,等到了2020年,爱奇艺和腾讯直接砸出**5年50亿**的天价。这就好比村里卖猪肉的老王,眼瞅着肉价从20块涨到200块一斤,别说买了,连问价都得腿软!
央视体育频道每年的整体预算才不到**15亿**,单英超就要吃掉整年预算的2/3。更扎心的是,英超还要求必须打包购买全部380场比赛,可央视每周最多也就播两三场。这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似的,人家非让您把整个摊子的菜都包圆了,可咱家里冰箱根本塞不下啊!
现在年轻人看球,谁还守着电视机?掏出手机、平板、电脑,随时随地都能看。腾讯体育去年英超付费会员直接突破**500万**,这波操作把传统电视台整不会了。人家新媒体平台搞会员套餐,卖周边,玩弹幕互动,把观赛体验整得跟游乐场似的。
反观央视这边,广告招商越来越难。以前中场休息插播个汽车广告能收几百万,现在观众都切屏刷抖音去了。有个业内朋友跟我吐槽:"现在电视台卖广告,得求爷爷告奶奶,价格还得打骨折,这生意咋做?"
其实央视早就开始调整策略了,大家发现没?现在他们重点转播的都是**奥运会、世界杯、亚运会**这些"不要钱"的赛事。因为这些国际大赛的转播权,都是国家出面打包谈的,不用单独花钱买。
再说现在国内体育产业崛起,CBA、中超这些本土联赛的关注度也上来了。上周我看数据,CBA总决赛收视率比英超焦点战还高**30%**。央视这波操作,颇有点"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,咱就捧自家庙里的和尚"的意思。
对咱普通观众来说,现在看英超确实不如以前方便了。以前吃着晚饭就能在CCTV5看红蓝大战,现在得先开三四个APP比价,再纠结要不要开会员。有老球迷在贴吧吐槽:"现在看场球跟做数学题似的,得先算清楚哪个平台便宜!"
不过话说回来,新媒体平台的服务确实香。4K画质、多机位选择、还能随时回看精彩瞬间。我表弟00后,他说现在看球没弹幕就像吃火锅不放辣:"进球瞬间满屏的'666'刷起来,那氛围感电视机根本给不了!"
说到底,这场转播权大战没有输家。球迷虽然多了点麻烦,但有了更多选择;央视甩掉烧钱包袱,能更专注做优质内容;新媒体平台则靠着英超这个超级IP疯狂圈粉。只是不知道哪天,我们会不会在央视突然又听到那句久违的"观众朋友们,欢迎收看英超联赛..."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