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球迷朋友,今儿咱们要唠唠前几天那场火药味儿十足的CBA对决——广东宏远主场迎战山西汾酒同曦!这场球啊,打得那叫一个跌宕起伏,尤其是最后3秒的绝杀戏码,简直比电视剧还刺激!您要是错过了直播,可得仔细瞅瞅这篇复盘,咱不光有录像回放的关键节点分析,还要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双方教练的战术博弈。
要说这场比赛最抓人眼球的,肯定是第四节最后那个绝杀球。当时比分咬在102-102,广东队握有球权,杜锋指导直接叫了暂停布置战术。这时候大伙儿都以为会给外援马尚,谁成想胡明轩从底线溜出来接球,一个假动作晃开防守人,踩着三分线直接干拔——球进灯亮!这操作直接把山西队给打懵了。
其实这球能进可不光是运气,胡明轩赛后采访透露,这个战术他们训练时至少演练过二十次。杜锋指导特意把原定站桩的大外援周琦拉出来做墙,就为了让小胡有空间启动。您看,关键时刻敢用国内球员执行绝杀,这就是冠军球队的底气!
山西队这边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上半场祭出的双塔阵容差点把广东内线凿穿。葛昭宝和常林轮番冲击篮下,特别是第二节连续打成3个2+1,逼得杜锋直摔战术板。不过广东队调整也快,第三节开始用周琦和任骏飞打高低位,硬是把双塔拆成了"单塔火锅宴"。
这里头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山西队外线球员突破时总爱往人堆里扎,结果被广东队联防逮个正着。要我说,山西队还是太依赖外援的个人能力了,本土球员的转移球速度总慢半拍。反观广东队,徐杰那几个不看人传球,愣是把山西的防守阵型撕得七零八落。
比赛结束后,关于裁判的几个关键判罚在网上吵翻了天。咱们重点说三个:第一个是第二节张宁那个快攻上篮被吹进攻犯规,慢镜头显示防守球员确实有提前站位;第二个是第三节周琦的干扰球,回放角度证明球确实在圆柱体范围内;第三个就是最后时刻山西队发球五秒违例,这个判罚直接葬送了他们的绝平机会。
说实话,现在CBA的录像回放系统确实进步不少,但关键球的判罚尺度还是容易引发争议。就拿那个五秒违例来说,裁判掐表显示确实超了0.3秒,但球员在高压下的操作哪能像机器那么精确?不过规则就是规则,山西队这次算是交学费了。
咱们最后用数据说话:广东队全场抢下48个篮板,比山西多出11个;三分命中率38%对32%;快攻得分22-12完胜。但山西队的二次进攻得分却以18-9领先,这说明他们前场篮板拼抢确实凶。
有个数据特别值得琢磨——广东队替补得分比山西多出25分,杜锋的"五上五下"战术再次发威。反观山西队,主力球员上场时间普遍超过38分钟,到第四节明显体力不支。所以说啊,篮球终究是团队运动,光靠主力硬扛真走不远。
这场球看下来,您说刺激不刺激?录像回放里那些精彩瞬间,够咱们反复回味好几天了。要我说,CBA现在这竞争强度,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