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晚8点!《社会与法频道在线直播法律讲堂》特别推出体育专题,由资深律师用「贴地粤语」剖析运动员合同陷阱、俱乐部欠薪维权攻略,仲有真实案例同观众即时互动。想知道点样用法律保护你嘅运动生涯?记得锁定直播!
成日听到运动员被俱乐部「卖猪仔」?其实好多纠纷都系签约时冇留意细节。比如条款里「成绩不达标自动降薪」嘅定义——係按赛季平均定单场表现?如果系羽毛球选手,伤病期间训练量不足係咪算违约?呢啲都係我哋今晚重点分析嘅位。
仲有个好多人中招嘅点:肖像权分成比例!有篮球新人王同我哋爆料,签约时写明「商业收入五五分账」,结果发现俱乐部将球衣销量计入门票收入...呢种「移花接木」嘅操作,律师会教大家点样用《民法典》第509条反击。
上个月某粤超球队爆出拖欠球员九个月工资,其实呢种情况完全可以动用:
1. 劳动仲裁申请财产保全(冻结俱乐部账户)
2. 向体育总局提交行业违规举报
3. 透过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主张三倍赔偿
特别提醒!运动员记得保存训练打卡记录、赛事出场证明呢类证据。有足球运动员就因为保留咗教练组嘅微信催训记录,仲裁时直接推翻俱乐部「消极怠工」嘅指控。
收到超过200条网友提问都关心转会问题。律师举咗个经典案例:某乒乓球省队主力签合同时违约金定500万,结果真转会时俱乐部开价2000万。点解会出现呢种差距?关键在于合同有无写明「违约金随入选国家队次数递增」。
「建议大家要求加上『违约金上限条款』,比如不超过年薪嘅5倍」律师仲教咗招杀手锏——在补充协议约定「单方面解除权」,当俱乐部连续三个月未提供达标训练场地时,运动员可无条件解约。
除咗送《体育从业者法律手册》电子版,观众参与连线咨询仲有机会获得免费合同审查服务!无论你系职业运动员、青训教练定系体育网红,今晚8点记得打开社会与法频道直播间,律师团队用最地道的粤语同你拆解体育圈法律潜规则!
(温馨提示:直播结束后可随时回看,但互动答疑环节仅限直播期间参与哦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