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CBA 11-12赛季,老球迷绝对会拍大腿喊出那句:"这TM才是神仙打架!" 那个赛季的录像现在翻出来看,依然能让人起鸡皮疙瘩——马布里带着北京首钢首夺总冠军、王治郅退役前的最后一舞、还有易建联和朱芳雨的"广东王朝保卫战"... 更绝的是,当年外援政策放宽后,各队都囤了双核外援,场均飙分跟不要钱似的。不过您发现没?就在这群老外疯狂输出的夹缝里,郭艾伦、丁彦雨航这批95后愣是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
要说必看的录像场次,2月12日北京主场打山西这场必须排前三。马布里和查尔斯这对冤家从开场就卯上了,老马全场扔进6记三分不说,最后1.8秒那个骑马射箭的绝杀——嚯!五棵松体育馆的顶棚差点被欢呼声掀翻。但您细品这场球就会发现个细节:翟晓川当时还是个菜鸟,硬是在篮板堆里抢下4个前场板,这拼劲后来可不就成了北京队的DNA?
山西队那边也不含糊,段江鹏三分8中5砍下27分,现在回看录像还能听见解说员直喊:"这段公子今天吃饺子了!" 这场球最终打成118-115,两队合计扔进29个三分,搁现在也是妥妥的流量密码。
广东队那年没进总决赛确实爆冷,但李春江指导的战术革新值得单独拎出来说。常规赛对阵新疆时,他破天荒摆出朱芳雨+王仕鹏+周鹏+陈江华+布鲁克斯的迷你阵容,把2米10的辛格尔顿按在板凳上。这招"五小阵容"当时被媒体骂惨了,可您看录像回放就明白——全队22次助攻里有17次来自快攻,布鲁克斯像泥鳅似的在长人堆里钻来钻去。
不过这套打法也有软肋,半决赛打北京就被马布里抓着内线猛锤。但话说回来,**这种大胆的战术实验**,给后来杜锋指导的"小球旋风"埋下了重要伏笔。
现在回头看这个赛季的录像,最让人唏嘘的是那群初出茅庐的小将:18岁的郭艾伦在辽宁队场均已经能捞到16分钟上场时间,虽然运球还带着青年队的炫技味儿,但突破那下启动速度,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块璞玉;山东队的丁彦雨航更绝,打八一队那场替补登场,硬是用3个暴扣把王治郅给打笑了...
这些年轻球员的成长轨迹,在录像里看得特别清楚——**他们敢打敢拼的眼神,跟现在某些球员的"打卡下班"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别**。要说CBA为啥要保存这些老录像?除了情怀,更是给现在的青训教练留了本活教材啊!
现在找这些经典录像确实费劲,但也不是没门道。腾讯体育的"经典回眸"专区存着20场关键战役,画质修复得连裁判的哨子纹路都看得清;虎扑论坛的"考古专楼"里,老哥们都把比赛亮点时间轴扒得明明白白——比如马布里绝杀山西那场,直接拖到第四节7分48秒,保准您看得热血沸腾。
对了,看这些录像千万别开弹幕!上次重看总决赛G5,满屏的"北京队偷冠军"看得人直犯恶心...要我说,竞技体育的魅力不就在这些争议里吗?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