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中国男篮的几场国际赛事录像,看得人真是百感交集。作为铁杆球迷,咱们既想看到小伙子们打出精气神,又忍不住要挑刺儿——毕竟离巴黎奥运会就剩不到一年了,这状态实在让人捏把汗。今天咱们就着比赛回放,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那些让人拍大腿的防守轮转,还有突然断电的进攻节奏。
回看中菲之战第三节,菲律宾后卫连续三个回合用同一招突破分球,咱们的防守队员就跟丢了魂似的。特别是周琦和王哲林同时在场那会儿,内线蹲坑蹲得太死,外围补防总是慢半拍。老话说得好,"外线防不住,内线累成狗",这防守策略真得改改了。
再说说联防转换,对阵安哥拉时对方一个假掩护就把咱们整条防线带偏了。**赵继伟**虽然拼命指挥交通,但其他球员的防守沟通明显有问题。有时候两个人都去扑持球人,底角直接放空三米远,这要遇上三分准的队伍,分分钟被打成筛子。
看咱们打新西兰那场,前五分钟居然只靠罚球得了2分!战术跑位跟预设的根本不是一回事,张镇麟空切跑一半突然刹车,胡明轩突破分球直接传到解说席。**现代篮球讲究的就是空间和节奏**,可咱们的进攻经常陷入"一打四看"的怪圈。
最要命的是三分命中率,打日本那场外线21投5中,这数据放职业联赛都算拉胯。现在国际篮坛流行"五外阵容",咱们倒好,场上经常摆着两个没投射的内线,人家直接缩在禁区等你来撞墙。
最后两分钟决胜时刻真是看得人血压飙升。对阵韩国时,明明有机会打快攻反击,赵睿偏偏选择压时间,结果24秒违例。**这种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**,真是咱们和世界强队最大的差距。
再说说边线球战术,跟波兰那场的噩梦还历历在目呢,最近比赛里又出现发球五秒违例。要我说,这基本功问题真该狠抓,不能总在同一个坑里栽跟头吧?
崔永熙这几场表现确实亮眼,但那几个离谱的失误也暴露经验不足。现在这批年轻球员在CBA都是大爷,到了国际赛场突然要当蓝领,角色转换明显不适应。**杨瀚森**的策应能力是惊喜,但防守端被老油条们上课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最让人着急的是心理素质,领先时容易飘,落后时又慌神。打菲律宾被逆转那场,最后五分钟全队眼神都是木的,这种心态打硬仗肯定要吃亏。
乔尔杰维奇最近被喷得够呛,但仔细看录像会发现,很多战术其实跑出来了,就是终结那下差点意思。比如专门为胡金秋设计的肘区策应,三场打了八次,成功五次,这效率其实不低。
不过外教也得入乡随俗,咱们球员的战术执行力确实不如欧洲球员。有时候明明该强侧转移,后卫非得自己突,这种战术纪律性问题,教练组得下猛药治治。
说到底,看录像不是为了挑刺儿,而是要找解决办法。距离巴黎奥运会还剩200多天,咱们球迷盼的就是男篮能知耻后勇。就像杜锋指导说的,"比赛可以输,但精气神不能丢"。接下来就看教练组怎么调教,小伙子们能不能把训练成果带到赛场上了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