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英超转播市场闹得沸沸扬扬——切尔西主场对阵曼联、利物浦的赛事最高票价竟达1.25万英镑,这价格够普通球迷买整赛季季票还有剩!更夸张的是,这波涨价风潮已蔓延到付费直播领域。本文带你深挖豪门赛事背后的商业密码,聊聊这波操作到底是“薅羊毛”还是“合理定价”。
要说清楚直播收费这事儿,得先看看英超的“分钱模式”。上赛季曼城靠着2.28亿欧元转播收入稳坐头把交椅,曼联虽然战绩拉胯也捞了2.02亿欧元。这里头有个门道:**豪门比赛每分钟转播费能比普通队高出三成,像曼联利物浦这种流量对决,转播商自然要抬价回本。
举个栗子,去年切尔西对曼联的VIP票才5000镑,今年直接翻倍到1.25万镑。你猜怎么着?直播平台也跟着学精了,把这类焦点战的单场观赛包从9.9镑提到19.9镑。有球迷算过账:按这价格看完全部38轮比赛,够买两件正版球衣+全年啤酒钱。
切尔西官方倒是理直气壮:咱这1.25万镑的票可不是给普通球迷准备的!教练席后方的“钻石区”提供定制球衣、球员签名照,中场还能进更衣室溜达。说白了这就是“足球界的头等舱”,和直播平台推出的4K超清+多视角+战术板解说套餐一个套路。
但问题在于——普通球迷被挤到哪儿去了?现在看场球得做选择题:要么凌晨三点蹲盗播网站,要么咬牙买高价会员。有老哥在论坛吐槽:“以前攒钱买季票,现在攒钱买投影仪,这世道变得真快!”
最惨的还是死忠粉们。线下看球要面对天价门票,线上看直播又被割韭菜。利物浦球迷协会统计过:**看完全部38轮直播要比三年前多花60%的钱,这还没算买球衣、周边产品的开销。
更气人的是“动态定价”套路。比如曼联对利物浦这场,开赛前三天价格还会再跳一次——就跟订酒店似的,越临近越贵。有网友神总结:“现在看球得备着两样东西:充电宝和降压药!”
其实英超官方也头疼:转播收入占各队总收入的30%-50%,但高价策略正在赶跑年轻观众。最近流出的内部文件显示,联盟在讨论“分级订阅”方案,可能把强强对话单独做成付费点播包。不过球迷们更关心的是:能不能把4K画质、多机位这些增值服务做好?别整得跟现在似的,关键时刻总卡成马赛克!
说到底,足球终究是大众运动。当普通球迷连屏幕里的绿茵场都看不清时,所谓的商业开发恐怕就成了无根之木。各位老铁觉得呢?这直播收费的价码,到底踩没踩过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