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体育内容创作者,我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:"哎哥们儿,央视咋突然不转英超了?以前不都是免费看的吗?"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事,从英超版权争夺战到央视的战略调整,保证给你整得明明白白!
咱先说段"古早"回忆——2007年那会儿,央视可是国内唯一能看英超直播的电视台。记得那时候每逢周末,多少球迷端着饭碗蹲在电视机前等开场哨?数据显示,巅峰时期英超转播能给央视带来单场800万+的收视人次。
不过啊,这段"蜜月期"从2010年开始出现裂痕。随着新媒体平台崛起,英超联盟突然发现:哎?原来我这版权在中国市场能卖出更高价!2013年新英体育开出3年1.5亿美元的报价,直接把央视给整懵了——毕竟当年央视的转播权费用还停留在每年5000万美元水平。
现在咱们重点说说这个钱的问题。英超联盟这些年可是把"价高者得"玩得贼溜,最新公布的2025-2028赛季中国区转播权,据说起拍价已经飙到每年2.5亿美元!这啥概念?相当于央视要转播英超,每天光版权费就得烧掉68.5万美金!
可能有人要问:"央视这么大平台,还差这点钱?"您可别小看这笔账——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这几年被短视频平台分走大半,再加上英超比赛多在凌晨时段播出,广告价值根本填不平版权费这个"天坑"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去年央视体育频道在英超项目上净亏了1.2亿人民币。
现在的局面就像打麻将,央视这把"老牌友"突然发现桌上来了几个带金链子的大佬。爱奇艺、咪咕这些视频平台,人家可不像电视台那样光靠广告吃饭。会员付费、赛事包月、周边商城...玩法多得是。
举个真实例子:某视频平台去年推出的"英超全季通",定价388元卖出去120万份,光这一项就进账4.6亿。更别说还有弹幕互动、多机位解说、AI战术分析这些新花样,年轻球迷早就被圈粉了。
咱得承认,现在守着电视机看球的真是越来越少了。地铁上、工位上、甚至厕所里,大家更习惯手机随时看、随时切。有个数据特别扎心:95后球迷群体中,92%的人首选移动端观赛,电视端只剩8%的"顽固分子"。
央视也不是没试过转型,他们的APP去年搞了个"第二现场"直播,结果最高在线人数还没破50万。反观新媒体平台,单场焦点战就能轻松突破千万级流量。这差距,真不是一星半点。
最近业内传出个小道消息:央视可能要和某视频平台搞联合转播,电视台播焦点战,新媒体做全场次覆盖。这招要是成了,既能保住传统观众,又能分摊成本,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。
不过英超联盟那头也不是吃素的,人家现在学NBA玩地域化运营,在中国设了6个办事处,还准备搞本土化内容生产。看来这场版权大战,远没到终场哨响的时候。
说到底,央视不播英超这事,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,也是体育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。作为老球迷,咱们虽然怀念全家围坐看电视的时光,但也不得不承认:打开手机随时看4K超清的日子,确实真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