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伙!英超豪门曼城最近整了个活,官方抖音账号突然搞起国内零食测评直播。从辣条到螺蛳粉,格拉利什抱着旺旺雪饼直呼"这玩意儿比奖杯还香",哈兰德啃魔芋爽辣到狂灌三瓶矿泉水。这场英超冠军与中华零食的奇妙碰撞,直接把直播间冲上热搜前三。咱今天就唠唠这波操作背后的门道。
那天晚上八点,曼城官抖直播间突然亮起。画面里德布劳内正用筷子戳着自热小火锅,旁边京多安举着手机翻译弹幕:"中国球迷说想看哈兰德挑战死神辣条?安排!"
只见挪威魔人刚咬下半截辣条,耳朵瞬间红得能煎鸡蛋,操着塑料中文喊:"太辣了!但...停不下来!"这段15秒短视频当天就被转发30万次。要说最绝的还是阿尔瓦雷斯,这阿根廷小伙嗦着柳州螺蛳粉,居然用西语来了句:"闻着像更衣室的球袜,吃着像夺冠香槟!"
重点来了:官方数据显示,这场2小时直播观看人次破800万,带动相关零食品牌搜索量暴涨470%。有球迷调侃:"曼城这中场组织,带货节奏比传球还丝滑!"
其实欧洲豪门搞中国营销不算新鲜事,但多数还停留在球衣广告、友谊赛层面。曼城这次另辟蹊径,把球员日常与国民零食结合,可谓四两拨千斤。
举个栗子,他们特意选择中超联赛间歇期开播,既避开足球赛事流量分流,又填补了球迷空窗期。直播间布景暗藏心机——背景板是伊蒂哈德球场模型,桌上却摆满卫龙、元气森林,这种视觉对冲精准戳中年轻人的猎奇心理。
更关键的是内容本土化:不仅让球员用中文说"老铁666",还设置"零食点球大战"环节——把不同辣度的零食当守门员,看球员能"攻破"几级辣度防线。这种中西合璧的创意,比硬邦邦的品牌联名高明多了。
别看这场直播表面嘻嘻哈哈,背后藏着曼城商业帝国的野心。据内部消息,俱乐部已成立专门的中国数字营销团队,成员包括前MCN机构操盘手和本土电商专家。
他们算过笔账:传统赞助合同周期长、门槛高,而直播带货能快速打通to B(品牌合作)和to C(球迷经济)双通道。比如某辣条品牌单场坑位费就超百万,更别提后续定制联名款的销售分成。
现在五大联赛都盯着这块蛋糕呢!听说利物浦准备搞火锅底料测评,曼联在谈白酒品牌合作。要我说,这波体育营销革命,曼城算是抢到先手了。
这场零食直播可能只是个开始。想想看,要是球员日常vlog里出现晨练喝豆浆、训练间隙玩斗地主,是不是更接地气?再往远了说,说不定哪天能看到曼城青训营教做西红柿炒蛋,或是推出"英超冠军同款"辣条味周边球衣。
不过也有隐患:商业化过度可能稀释球队竞技形象。就像网友说的:"别光顾着带货,下赛季要是拿不到欧冠,这些零食可救不了场啊!"如何在商业开发与竞技成绩间找平衡,将是所有豪门的新课题。
说到底,曼城这波操作给体育营销打了个样——与其高高在上当豪门,不如接接地气做"网友"。毕竟谁能拒绝一边看英超巨星嗦粉,一边往购物车加链接呢?这足球啊,真是越来越有"烟火味"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