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兄弟们!今天咱们来深度复盘下8月7号那场中国男篮对抗赛,这场内部教学赛虽然没对外直播,但录像里藏着太多干货。从郭艾伦的突破分球到周琦的护框选择,从三后卫阵容的利弊到锋线群的空切默契,咱们掰开揉碎了聊。准备好瓜子饮料,这就带你看懂老乔教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!
开场前五分钟那波12-2的小高潮,仔细看会发现队员跑位带着明显变化——以前咱们熟悉的牛角站位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弱侧交叉掩护。胡明轩溜底线那个反跑上篮,就是典型西班牙挡拆的变种打法。
不过话说回来,防守端漏了三个底角三分真不应该。赵继伟扑得太凶导致失位,这毛病世预赛可不能再犯。但有个亮点必须提:当周琦下场休息时,范子铭和王哲林的换防沟通明显进步,特别是第三节那个联防变盯人的瞬间切换,直接造了对方24秒违例。
第二节中段摆出的赵睿+徐杰+孙铭徽组合,进攻端确实打出水银泻地的效果——连续四个回合通过挡拆找到错位,徐杰那个不看人传球给空切的张镇麟,直接点燃替补席。但防守端被对方2米08的锋线硬吃,这画面看得人直拍大腿。
这里有个关键数据:当使用三后卫时,对手前场篮板率暴涨到42%,比常规阵容高出17个百分点。**高度硬伤**这个老问题,在世界杯面对欧美强队时可能被无限放大。不过老乔敢这么练兵,估计是想提前适应国际赛场的小球节奏。
虽说对抗赛数据不作数,但大魔王这几个细节值得关注:首先是背身要位更深了,第三节有个硬扛两人包夹的勾手,这力量恢复程度肉眼可见;其次是换防外线时的横移速度,比澳洲联赛时期快了不少;最重要的是那记纵贯全场的四分卫长传,这手绝活要是能稳定输出,咱们快攻体系立马多件杀器。
不过罚球还是老样子,6中3的命中率看得球迷直摇头。要我说啊,这毛病就像川菜厨子不会炒回锅肉——基本功还得往死里练!
仔细看第四节垃圾时间,乔帅特意试了双塔阵容。王哲林提到高位策应,余嘉豪沉底卡位,这套路虽然生涩,但对付欧洲传统强队说不定有奇效。更让人惊喜的是崔永熙,这个19岁小将两次弱侧补防盖帽,展现的防守意识根本不像菜鸟。
要说隐患嘛,咱们三分稳定性还是老大难。全场28中9的命中率,其中6个来自空位机会。**空间型四号位**这个位置,看来还得指望伤愈的胡金秋来填补。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这场录像的价值,可比十场热身赛都实在,没看过的兄弟赶紧找来看,保准你能看出门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