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华东地区老牌体育频道,上视体育拿下英超转播权让不少球迷直呼"搞大了"。这背后既有国际赛事版权的争夺暗战,也藏着本土媒体转型的野心——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从版权合作、市场策略到用户体验,看看上视体育这波操作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要说上视体育能播英超,首先得唠唠他们家的版权合作路子。自2019年PP体育与英超闹掰后,这块香饽饽就成了各家必争之地。上视体育能在2023赛季突然杀出重围,关键在"二传手"策略玩得溜。
据内部人士透露,他们其实是打包购买了新英体育的次级分销权。这种"曲线救国"的法子既避开了动辄上亿美金的天价独家费,又能保证每周稳定播出4-6场焦点战。好比去菜市场买菜,不承包整个摊位,专挑最新鲜的时令货。
更绝的是,上视体育把英超和自家拿手的中超、CBA资源打包成"赛事全家桶"。你想想,周末先看申花踢中超,接着切到英超双红会,这种无缝衔接的观赛体验,直接把用户粘在遥控器上了。
可能有观众要问:五大联赛这么多,怎么单选英超?这里头藏着笔经济账。根据尼尔森的数据,英超在华东地区的收视率能甩开西甲整整2.3倍,广告主开价也高出40%。
特别是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,既有本地球迷基础,又有大批外企高管受众。像曼城、利物浦这些球队,在陆家嘴白领里的粉丝基数,比皇马巴萨还要多出三成。上视体育这波算是精准戳中"高端用户"的痒点。
再说个冷知识:英超的比赛时间对华东观众特别友好。晚8点的早场赛事,刚好卡在黄金收视段。比起要熬夜看的西甲、意甲,英超简直就是为国内观众定制的"电子榨菜"。
别以为上视体育还停留在"电视直播"的老黄历,人家这次可是玩起了全媒体矩阵。电视端解说请来李彦、周亮这些沪语名嘴,手机端APP能发弹幕互动,B站账号还整活二创短视频。
最让年轻球迷上头的是他们的方言解说模式。试过用"侬看看格记头球"解说曼市德比吗?这种混搭产生的化学反应,让本地观众直呼"色艺",还意外收获了不少吴语区的新粉丝。
不过也有球迷吐槽广告太多,关键进球时突然插播医院广告。对此制片主任王韬解释:"现在版权成本摆着,每条广告都是英超直播的买路钱。不过咱们已经优化了广告位,绝不会在补时阶段插播。"
上视体育这招"英超+本土"的组合拳,可能掀起新一轮的区域媒体反击战。听说广东体育已经在接触德甲,北京台也在琢磨意甲资源。以后的体育转播市场,可能不再是视频网站一家独大。
不过挑战也不少,4K转播车要升级、解说团队得扩容、还要防着视频网站的截胡。但至少现在,上视体育靠着英超这张王牌,硬是在新媒体时代杀出了一条"海派体育"的新路子。
最后给球迷提个醒:记得提前十分钟打开电视,上视体育的英超前戏做得足——从球场天气到裁判八卦,连更衣室通道里的地毯颜色都能给你唠五分钟,这服务,值回遥控器电量!
上一篇: 咪咕不播英超?版权博弈背后的三大真相